我国首个民用地震报警器通过鉴定
中国首个民用地震报警器昨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其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领先。可提前25秒报警。
“假如汶川地震,这个系统可以提前25秒在成都报警。”昨(30)日,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成都某公司研制开发的“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地震烈度报警装置”科技成果进行鉴定,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鉴定。该款地震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为地震检测装置获取地震信号,微型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并消除各种干扰,然后触发语音报警。
监测余震进行了成功预警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无法预测下次地震何时何地发生,但是地震预警与报警系统可以达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目的。”该项目组负责人王暾博士介绍,目前国内有80多项地震报警方面的发明,工作原理都是基于震动,如此误报率就高,该款地震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为地震检测装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地震信号,微型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并消除各种干扰,然后触发语音报警,这种通过无线联网报警进一步消除了误报警。
提前报警有25秒时间逃生
王暾说,地震预警就是在破坏性的地震波(S波)到来之前,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音,让人员尽快逃离建筑物(尤其是建筑的低层)。提前的时间可以从几秒到几十秒。“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假如成都市民房内安装了该款地震报警器,可有25秒的逃生时间。”如果人员不幸被埋后,可以利用报警器的求救功能发出语音和无线SOS求救信号,以便被搜救人员发现和救助。假如报警器没在身边,搜救人员还可以强制启动报警器,与被埋人员取得联系。
实用性强填补了世界空白
昨日,省科技厅组织了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对该款报警装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设计方案以地震波传播的特征为基础,采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频率滤波、特征信号提取、时间窗口控制技术,实现了地震纵波和横波的自动识别,能够对地震烈度进行判定和报警;技术性能及试验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该装置的无线联网功能提高了系统报警的可靠性,无线呼救和声控呼救扩展了报警器的综合使用功能;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报警器在世界上首先将专业地震监测技术用于民用,填补了世界民用地震报警器进行联网报警的空白,填补了世界上利用地震报警器进行逼真地震演习的空白,形成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